【7月12日】十年債息見過1.25%後回升至1.36%,Risk Off情緒緩和,美股3大指數反彈,道指升448點或1.3%,標指再創新高,升1.13%,納指升0.98%。標指守住關鍵的4300回升,散戶樂觀情緒高漲,據了解6月美國散戶淨買入約280億美元ETF或股票,創過去7年單月最高買入量,甚至超過1月最狂熱之時,有了這批新力軍護盤,美股暫時仍是也易升難跌。
JP摩根將在週二打頭陣,為美股打開業績期,上週五銀行股反彈說是看好第2季業績,隨著上半年息差擴闊,第2季銀行盈利肯定是破紀錄,但自6月後息差大幅收窄,加上第3季遇上高基數,似乎難再有憧憬,下半年縮表聲音只會越來越高,這些都不會利好於金融股,在業績前挾高,是看好後市還是炒高等好消息出貨?
除了金融股外,製造業也遇上成本上升問題,至今仍未無法化解,暫時看產品加價已令零售數字放緩,毛利受壓如何化解,將成為今次業績焦點,市場如何演繹才是最重要。暫時看只要標指只要不失守4300,美股不用太擔心,但一旦失守穿位,必需提高警覺,因現時真的是投機市而不是投資市況,資金入市只想短炒,一轉勢大家便鬥快走人。
阿爺如市場預期全面降準,為銀行體系釋放1萬億元資金,經過3月收緊銀根後,終於迎來一次放水,但為何阿爺會選擇降準呢?若單純只想改善流動性,其實增加逆回購,為市場提供短期資金,相信效率會更高,似乎降準作手段則重手一些,是否當局掌握一些特別情況,不得不出手?不要忘記自5月起多次傳出恒大有債務危機,甚至有傳當局約談要求必需限時減債,單是一間恒大,債務便達2萬億,市場上還有幾間萬億元級別的重債內房,是否阿爺掌握了內房資金鏈問題,需急於降準呢?這些都值得深思。
短線而言,放水會有利股市反彈,其實早於上週四A股已有人偷步,外資更是連續5日淨流入,消息落實後且看資金是否仍願意跟進。中概股也告反彈,但力度欠強,內地有了新法規,要求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企業,需通過安全審查。有了法規準則,這一波中概股跌浪可以緩一緩,但中美如此角力只怕沒完沒了,長線仍是先觀望較佳。
回說港股,恒指一口氣由29400跌至26800,跌幅達9%,由於26000至26800有很強支持力,第一波跌浪已告完成,以技術反彈計,回升38.2%便是27800,50%便是28150,28300是橫行區底部,相信28000-28300阻力會很大。
上週四當恒指跌至27200時,成交回升至2052億,代表此水平開始能吸引新資金進場,週五成交仍保持1868億元,且能以陽燭回升,26861變成暫時浪底,後市還得看美股走向,若美股保持強勢,恒指便能維持在26800至28000這個徘徊區上落。
板塊方面,醫藥龍頭藥明生物(2269)急跌後迅速回穩,料進入橫行市況,但多隻藥股已開始回試5月時低位,普遍轉弱中。光伏股受惠A股同類股強勢,仍有能力在高位徘徊,但同樣要看市況會否拖累。6月內地電動車銷情不錯,但中概股相電動車3寶開始轉弱,比亞迪(1211)230元到價後,回吐壓力增加,且看能否回調至200元再上車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